首页 资讯 财经 汽车 关注 科技 房产 图片 全国 视频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向党和人民陈诉——“七一勋章”得到者速写

来源:新闻门户     作者:华夏门户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1-07-12
摘要:这一刻,荣耀无限。 中国共产党百光阴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得到者颁授勋章。 这是党和人民对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 29名“七一勋章”得到者,有4位已是百岁高龄;还……

  这一刻,荣耀无限。

  中国共产党百光阴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得到者颁授勋章。

  这是党和人民对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

  29名“七一勋章”得到者,有4位已是百岁高龄;尚有3位已离世,个中最年青的一位永远留在了30岁的青春。

  他们以毕生格斗,向党和人民陈诉:

  这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他们播撒下清澈的爱

  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青山肃立。牺牲在这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原分队长陈赤军,永远缺席了这次授勋典礼。

  为了保卫国度主权和河山完整,这位33岁的父亲,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未出世的孩子。

  英雄清澈的爱,党和人民不会健忘!

  掀开72年前“百万大军过大江”的史册,“一等渡江元勋”马毛姐的故事震撼人心。

  子弹迎面袭来,打烂了船帆,击中她的右臂。14岁的安徽无为县渔家少女紧咬牙关,一手掌舵、一手划桨,向长江南岸冲去。

  “不怕死吗?”

  86岁的老人英气未减:“我其时只有一个动机,把解放军送过江,对岸的穷人才气过上好日子!”

  抗美援朝战争金城战役已经打了4天4夜,敌军猖獗反攻38次,都被王占山率队击退……

  “排长!排长!”战士们两次把他从炸弹坑中挖出来,醒转了他就继承批示战斗。

  “死而复活”的,尚有孤胆冲锋、歼敌百人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组织最终找到他时,这个“失踪”的英雄已回乡务农33年。

  为什么对本身的功勋不提不念?他只说了一句:

  “我不是英雄,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以身许国,他们无所害怕。硝烟散去,他们深藏功名。

  很多年后,因为一件挂满战功章的破旧戎衣“刷屏”了,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村民才知道,教育他们修沟渠、战贫困的老出产队长孙景坤,竟是在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战役战争中军功赫赫的大英雄!

  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20多处伤疤、留在身上的弹片,是这位老兵本身珍存的回想。

  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国度繁荣昌盛,时代大潮翻涌向前,共产党人挺立搏击。

  蹲在分列整齐的纺织机前,乖巧的双手在纱锭上翻飞——利害照片记录下第一代庖模黄宝妹的身影。

  年仅22岁的她一人能照看800个纱锭,而一般工人或许是600个。

  旧社会,黄宝妹在日本人开的棉纱厂当童工,行动稍慢,就会被领班毒打。新中国百废待兴,“这双手终于属于本身了”,她发誓“要为国度纺出更多的棉纱”!

  车间常年燥热如酷暑,呆板轰鸣声庞大,女工们的手被勒出了血,下班后常常吃不下饭、听不见声,但是黄宝妹带头恪守、分秒必争,她地址的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为国度孝敬了大量优质棉布。

  “我的疆场永远在这里。”曾有时机当干部,也曾有时机当专业演员,可黄宝妹却主动要求回车间,42年冲在一线。

  69岁的治沙英雄石光银依然守着毛乌素戈壁:“活一天,就得栽一天树。”1984年,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石光银砸掉“铁饭碗”,承包管理荒沙,成了众人眼里的“疯子”。

  沙到那边,石光银就睡在那边。为了战沙,他变卖家当、欠债累累、痛失爱子……数十年来,硬是教育乡亲们筑起一条百余里长的“绿色长城”。

  与贫瘠的运气抗争,为人民的幸福而战,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独一的水源,在三重山外。

  “一两百号劳力,能凿通三座山?”31年前,面临乡亲们的质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撂下狠话:“水过不去,拿命来铺。”

  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一条9400米的“天外来渠”凿成了!

  水引来了,路修通了,贫困的帽子摘掉了!年逾八旬,他仍奋战在村子振兴的一线:“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

  而返乡接受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把方才开始的一辈子,献给了她眷恋的地皮。

  遍访贫困户、推广种植砂糖橘、成立电商处事站……驻村一周年的那天,她已在高卑的扶贫路上奔忙了两万五千公里。

  “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坚苦怎么能阻拦我前行?”面临下层事情的各种挑战,她冲锋在前。谁能想到,仓皇的脚步因为一场山洪戛然而止。

  “文秀只是1800多位牺牲在脱贫攻坚疆场的英雄中的一个。”姐姐黄爱娟抚摸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说,“在故国最需要的时刻,他们孝敬了光和热。”

  他们扎下了最深的根

  “故国,我返来了!”1956年6月,陆元九终于突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力,踏上他魂牵梦萦的地皮。

责任编辑:华夏门户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www.msgkpx.com 北京新闻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21497号-9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