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不只局限大,且延续时间较长,已发明屈家岭时期、商代、西周、东周及唐、宋、清代等时期文化遗存,个中商代遗存最富厚、发明最重要。1月12日,该考古掘客项目领队胡刚称,该铸铜遗址中发明的少量西周早期的遗迹和遗物,从年月和器物形制看,与此前鲁台山的重要发明有某种关联度,对探讨“宗子国”族属和源流提供了大概。 据先容,1977年至1978年,黄陂县文化馆为共同滠水改道工程,在鲁台山西南、滠水左岸的一段对象长300米、南北宽100米的范畴内清理西周墓葬5座、东周墓葬30座,并清理一座直径2米、深约4.7米的西周灰坑。个中M30出土青铜器47件,有铭铜器10件,铜礼器有圆鼎3、方鼎4、甗2、簋2、爵9、尊1、觯5、觚1,最为著名的是“公大史”方鼎和“宗子狗”圆鼎。鲁台山古墓葬群的发明,曾是全国考古汗青学界的“热点”,其时有学者称,M30墓应是“宗子国”的国君墓,并认为鲁台山西周早期坟场的发明意义重大,对付研究成、康时期周王朝对南边地域的分封与打点提供资料。 至于器铭“宗子狗”之“宗子”,有学者认为,即商代甲骨文“宗子惟龟至”之“宗子”。“宗子”曾向商王朝贡龟,说明它是商代成立于长江、汉水会集处并臣服于商的一个方国。周灭商后,“宗子”大概又臣服于周。“郭元咀遗址的发明,让我们认识到,本来这一带早在商代就有一个大型的铸铜‘工场’,周代呈现高品级坟场,并不料外,也为解开宗子国之谜提供新的线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说。
方勤还汇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1991年,工人在滠水挖沙时,曾发明一件体量较大的青铜瓿,年月与郭元咀遗址相当。其时他就烦闷,如此精细的青铜器是从那边来,郭元咀青铜锻造遗址的发明,解开了30年前的谜团。 (编辑:裴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