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15日电 (记者 张煜欢)G20杭州峰会让世界瞥见这座中国“人间天堂”的汗青人文魅力与创新活力,2022年杭州亚运会将开启有关“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新想象……连年来,在国际盛事的几回加持下,在“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1.5万亿元、人均GDP超2万美元”的汗青性超过下,浙江杭州可谓中京城市成长历程中颇为引人存眷的存在。 在杭州,成长速度与民生温度同在,一切成长成就由人民共享。14日,浙江高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宣布会在杭州进行。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称,杭州始终把“人民对优美糊口的憧憬”作为成长方针。在高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可用“数字”“幸福”“宜居”三个要害词归纳杭州的小康成色。 数字基因:数字赋能数智杭州 如今,“数字”已成为嵌入杭州成长血脉的基因。 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四大尝试室横空出世,超重力离心模仿与尝试装置启动建树,5G、大数据中心、家产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基建加速建树,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阿里犀牛智造工场在杭州投产……数字让创新活力在此竞相迸发。 “十三五”期间,杭州数字经济焦点财富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对经济增长孝敬率保持在50%阁下。 杭州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第一城”,也将眼光瞄向“数字管理第一城”。 连年来,杭州都市大脑不绝迭代进级,形成包围交通停车、文化旅游等11个重点规模的48个应用场景和204个数字驾驶舱,如“舒心就医”303家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处事超4700万人次。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杭州创始“企业复工复产数字平台”“杭州康健码”等应用,今朝上线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员工小额资金的政策260多条,累计一键直达兑付金额60多亿元。 数字亦赋能改良成就惠及公共。戴建平先容,依托“都市大脑”,杭州率先打造“移动服务之城”,让老黎民和企业服务“像淘宝购物一样利便”,国民小我私家事项92.56%实现“一证通办”,“亲清在线”平台最近5个月在线完成直达“秒批”“秒审”种种业务近5万件。 幸福品牌:共建共享幸福都市 戴建平称,作为全国独一一座持续14年得到“中国最具幸福感都市”称谓的都市,杭州出力打造人民的幸福都市,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确保每年完成10件民生实事,让高程度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更靓。 一组数字佐证黎民幸福感之强:去年杭州全市住民可支配收入达5.9万元,个中城镇住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农村住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均居海内领先程度,城乡收入比由2015年的1.88∶1下降到2019年的1.82∶1。 本年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杭州市、区两级3.5万余名构造干部下沉镇街、村社参加疫情防控,190个乡镇(街道)、3142个村(社区)全面实行网格化打点,让杭州成为人们定心、安心、舒心的“避风港”。 杭州的全面小康背后,源于老黎民的成绩感。 “在杭州‘英雄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每小我私家的劳动和代价都获得尊重和褒奖。”戴建平称,在杭州,厨师身世的措施员入选全球35位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90后”快递小哥评为高条理人才得到百万购房津贴,每个新来的大学结业生都可线上申领1万元住房津贴。 上述配景下,杭州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抱负栖息地和代价实现地,人才净流入率和外洋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持续3年位居海内第一,持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京城市”,本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28万人,都市成长与小我私家成才实现共生共荣。 |